课程顾问

申论范文:2019年国考省级试卷【老吴公考】

发布人:老吴公考2019.09.17阅读次数:9511

声明:本文为老吴公考吴红民老师原创。未经许可,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转发请注明“老吴公考原创”。
国考申论真题历来以命题灵活、角度独特、重视逻辑思辨及分析、论述能力而著称,其写作难度自然也非常大。以2019年国考省级试卷为例,老吴公考吴红民老师教你破解。

1568685021921_679452.png

【题干分析】(1)题干中,城市文明=人造文明,乡村文明=自然文明,但结合给定资料中的主题,用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更好;(2)互补、自由游走这两个词,指明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之间的相互依存、共同统一于理想的生活状态之中;(3)综上,本题为典型的AB关系型文章,且重点阐述A与B之间的统一关系(切不可把对立关系作为重点,否则会跑题)。
【老吴范文】

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要同频共振

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并蒂花:前者孕育于城市,因经济发达、科技先进、文化繁荣、设施完善而发展迅速,成为人造文明的代表;而后者孕育于乡村,以生态优美、生活闲适、历史悠久、民俗丰富而倍受追捧,成为自然文明的象征。看似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态,可以而且应该是互补的,应同频共振,供人们自由游走。

(赏析:单刀直入、开门见山、不写废话、干脆利落,紧扣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、人造文明与自然文明、互补、自由游走等词汇,100%紧扣题意,完全符合一类文对开头段落的要求)
城市文明能反哺乡村文明。不可否认,与城市文明相比,乡村文明存在诸多不足:一方面,物质文明建设落后,从经济发展到居民收入,从基础设施到人居环境,莫不落后于城市;另一方面,精神文明建设滞后,科学意识、法治意识、规则意识比较淡漠。凡此种种,皆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绊脚石。而城市文明恰恰可以在这些方面反哺乡村文明:通过投资,城市企业可以帮助乡村培育新型产业、加快农业升级;通过文化下乡,城市可以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播下科学文化的种子。这一点,早在八十年前,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乡村建设构想中就所提及。

(赏析:本段主要阐述了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积极作用,是A与B关系的第一个层面。段旨句没有废话、没有废词,“反哺”二字将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作用准确、简洁地提炼出来。段落内部用“一方面……另一方面……”作了逻辑分类,层次分明。符合一类文的要求。)
乡村文明能矫正城市文明。城市文明也存在诸多短板:生活节奏快、工作压力大、生活成本高、环境污染重、邻里关系疏远,导致不少市民患上了浮躁、迷茫、焦虑等诸多心理疾病,甚至造了严重的城市心理健康问题。而乡村文明则以其亲近自然、节奏舒缓的特点而受到不少市民的追捧:在远离城市的乡村,人们可以“采菊东篱下、悠然见南山”,可以“开轩面场圃、把酒话桑麻”,“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”。在悠闲恬淡的乡村生活中,人们不仅摆脱了城市的压力、生活的烦恼,而且重新发现了生命的意义、认识了生活的真谛。

(赏析:本段主要阐述了乡村文明对城市文明的积极作用,是A与B关系的第二个层面。“矫正”二字将乡村文明对城市文明的作用准确、简明地提炼出来。段落内部从城市文明存在短板切入,重点阐述了乡村文明是如何矫正城市文明的,逻辑严谨、层次分明,符合一类文的要求。)
反观当下,不少人还存在着重城轻乡的误区。早在八十多年前,我国著名实业家、乡村试验家卢作孚就深刻认识到:乡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,乡村文明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城市文明建设的进程。但如今,部分经济学和基层干部却片面地认为,城市文明比乡村文明更高级、更先进、更发达,甚至主张将农村人口全部迁往城市、或完全按照城市的模样来改造农村。其本质是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割裂开来、对立起来,最终用城市文明消灭乡村文明。不难想象,如果城市文明完全消灭了乡村文明,那么城市病如何医治?乡愁如何守望?传统文化又如何传承?

(赏析:本段在逻辑上是转折段落,指出当前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并未被人们所统一。充分体现了题干中“联系实际”这一要求。符合一类文的标准。)
对人类文明而言,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如鸟之双翼、车之两轮。鸟失一翼不可飞,车缺一轮不可进。唯有双翼齐振,方能飞腾;只有两轮并进,才能驱驰。一方面,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,要用平等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之间的关系;另一方面,在城乡建设规划方面,要因地制宜,既要建设宜居城市,也要建设美丽乡村。(赏析:结尾段落总结观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。在总结观点时,用鸟和车、翼和轮来作比喻,形象、贴切、生动、活泼,并采取了正反对比论述的写法。在提出对策时,分别从思想观念和建设规划两方面进行阐述,逻辑清晰、层次分明。完全符合一类文要求。)
【评分标准】
考官在阅卷时,一类文(30分以上)的要求如下——
1)全文必须紧扣“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是互补的”这一主旨展开,任何段落、任何句子均不得偏离这一主线。

(2)全文必须充分阐述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之间的统一关系,充分立阐述对人们来说二者缺一不可,段落之间、段落内部之间的逻辑要严谨、层次要分明。

(3)论据和论证既要结合给定资料提供的信息,同时又不得照抄;要能充分结合给定资料以外的信息(即当下的社会现实)来阐述。内容充实,虚实结合,有说服力。

(4)文字表达连贯、规范、通顺、优美、生动、活泼。

更多公务员考试|选调生考试|事业单位考试资料

请加“老吴公考吕老师”微信lwgksx001

“老吴公考”拼音首字母+“山西”拼音首字母+数字“001”)

 

以下小伙伴发表了留言
0 / 140
评论加载中...
直播预告

直播预告

App下载

微信二维码

微博二维码

联系电话

TOP